每月專欄

2020-04-07
李全順 : 2020-4月全球經濟趨勢追蹤與預測 -【中國新冠肺炎趨緩、經濟復甦穩不躁急】

中國新冠肺炎肆虐趨緩 經濟復甦寧維穩不躁急 



       3月財新中國服務業PMI指數43,雖較2月回升16.5個百分點,但仍處於收縮區間,為2005年11月調查開展以來的次低值,顯示服務業產出繼續下滑,下行速度放緩。此前公佈的3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回升9.8個百分點至50.1,兩大行業PMI雙雙回升,帶動3月財新中國綜合PMI為46.7,大幅回升19.2個百分點。這一走勢與統計局PMI一致。國家統計局公佈的3月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1.8,回升21.7個百分點;綜合PMI回升24.1個百分點至53。

       服務業內外需繼續萎縮。3月服務業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雖然較上月歷史低點顯著反彈,但仍處於歷史次低值。製造業新訂單指數也在收縮區間內出現回升。綜合看,新訂單和綜合新出口訂單總量均在收縮區間內出現回升。 服務業企業連續兩個月減少用工,3月用工降幅較2月擴大。據受訪企業反映,部分原因是員工自願離職,企業也考慮到前景風險,採取壓縮成本的措施。製造業就業指數在收縮區間明顯回升。綜合來看,兩大行業整體用工數量連續第三個月下降,但降幅較2月收窄。需求不足,導致服務業企業積壓業務量重現下降,降幅創2015年10月以來最高。製造業積壓業務量則大幅上升,帶動綜合積壓業務量進一步上升。

       2月大幅下降後,3月服務業投入品價格溫和回升。這主要是因為加班費支出增加,以及企業需要為員工購置防疫裝備。製造業原材料購進價格則重返收縮區間,但降幅輕微。二者綜合,綜合投入成本恢復上升。為提振銷售,服務業企業繼續下調收費價格;製造商也普遍下調產品售價,導致綜合產出價格創下2016年以來最顯著降幅。

       新冠疫情下的消費停滯對服務業造成了極大衝擊,企業信心也降至歷史低位,儘管政策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和小微企業提供了稅費和融資支援,但服務企業仍然對疫情的不確定性較為擔憂。近期針對製造業、小微企業和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的支援政策,對製造業產生了較明顯的效果;而服務業所遭受的現金流損失更多是難以彌補的。2020年2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創下2004年開啟調查以來的最低水準,只有40.3,低於2008年 金融危機期間的低點40.9。新型肺炎疫情席捲全中國,導致經濟運行大面積中斷,是製造業下滑的根源。

       從當前情況看,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得到了明顯控制,對中國的影響逐步降低,但對中國以外地區的影響程度將逐步加深。需要進一步關注新冠肺炎疫情對3月份全球製造業的影響。近期,美國、澳大利亞以及主要新興市場國家紛紛降息,並考慮進一步加強財政政策的支持力度,以防範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帶來的下行風險。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地緣政治、貿易摩擦等諸多不確定因素的綜合影響下,世界主要機構紛紛調低經濟增長預期。

       新冠肺炎疫情是拉動官方和民間PMI雙雙明顯回落的主要因素。從前兩個月PMI資料的表現看,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運行的主要指標極有可能出現明顯放緩。新冠肺炎疫情對於經濟運行的影響總體上是短期的、總體上是可控的,並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以及各項政策舉措持續發力,中國經濟一定能夠回到正常運行的軌道上來。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持續向好,及全國企業復工複產的推進,3月PMI資料較2月有所反彈,但尚不能表示經濟企穩。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資料,3月製造業PMI資料錄得52.0%,環比回升16.3個百分點;非製造業PMI資料錄得52.3%,環比回升22.7個百分點;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3.0%,環比回升24.1個百分點。

       3月PMI資料的好轉僅代表了相關企業的3月份經營狀況好於2月份,經濟運行出現了邊際上的改善,但不能直接得出經濟已全面恢復的結論。進入3月份,疫情形勢逐漸明朗,企業復工複產也正在推進。劃分企業規模來看,大、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52.6%、51.5%和50.9%,分別比上月回升16.3、16.0和16.8個百分點。

       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製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和從業人員指數均升至臨界點之上,原材料庫存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低於臨界點。其中,生產指數為54.1%,比上月回升26.3個百分點,表明製造業生產量環比增長;新訂單指數為52.0%,比上月回升22.7個百分點,表明製造業市場需求有所回暖;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9.0%,比上月回升15.1個百分點,表明製造業主要原材料庫存量降幅收窄;從業人員指數為50.9%,比上月回升19.1個百分點,表明製造業企業復工人數有所增加。不過,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為48.2%,比上月回升16.1個百分點,表明製造業原材料供應商交貨仍然較慢。

       從恢復的幅度和速度來看,本次PMI反彈要快於2008年。這主要是因為2月份經濟整體處於「半停擺」狀態,基數本身較低,而疫情在3月份之後出現了有效的控制,復工進度顯著加快,環比2月份確實出現了改善。而在非製造業方面,3月份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2.3%,比上月回升22.7個百分點。儘管這一資料已回升至枯榮線上方,但和製造業不同的是,非製造業新訂單指數仍處於收縮區間,3月僅錄得49.2%。受海外疫情擴散的影響,服務輸出明顯放緩,非製造業新出口訂單指數僅回升至38.6%,表明3月非製造業外需相較2月份仍在惡化。而伴隨海外疫情持續發酵,這一狀況預計難以在短期內得到改善,未來仍需警惕外需回落。值得注意的是,建築業需求並未如市場預期般出現改善跡象,建築業訂單指數錄得48.4%,雖比上月回升24.6個百分點,但仍在榮枯線下方。

       但PMI指數是月度環比指數,由5個採用擴散指數計算的分類指數加權而成,因此3月PMI重返臨界線上可以理解為有一半以上企業生產經營較2月份好轉,指向企業復工複產有所加快,考慮到2月份極低基數後並不反映經濟趨勢性好轉,後續仍需持續觀察。

       隨著各地復工複產的進度持續加快,產能利用率持續提升,加之各地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的加大,生產、消費、投資都將實現恢復性增長,3月份以後我國採購經理指數將會改善,主要經濟指標也將實現恢復性增長。

       從中長期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總量更強、結構更優、基礎更牢。中國經濟總量已經逼近100萬億美元大關,人均GDP超1萬美元;中國是全球製造業體系最為完整的國家,工業服務業升級發展步伐在持續加快;創新驅動作用增強,新動能新產業快速成長;社會民生進一步改善,居民消費水準不斷提高。中國還擁有超過14億人口、9億勞動力、1.7億受過高等教育和擁有技能的人才資源、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1億多戶市場主體,經濟發展的迴旋空間大、潛力足、韌性強。這些有利因素,都是我們抵禦短期衝擊、應對風險挑戰的信心與能力之所在。

       因此,既要客觀看待疫情給經濟運行帶來的不利影響,也要冷靜分析中國經濟運行面臨的諸多有利因素,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堅戰,全面做好“六穩”工作,發揮各方面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

圖片





上一則   |   回上頁   |   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