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專欄

2015-03-31
林辰宣:孩子,我的未來靠你了

 當世界正在老化,這是一個容易讓人無感又無趣的議題,還記得當 94年聯合報上刊載台北教育大學莊淇銘校長提及, 93年退休年金支出達2100億時,為 93年的全國個人綜合所得稅收,看似遙不可及的天文數字,套句現在常說的與我何干。但這數字的背後所代表的涵義是什麼呢?試想一下,個人綜合所得稅收,它的用途應該是什麼呢?國家建設?經濟發展?還是 …。然而這個支出將會越來越龐大。到底影響多大呢?
 
各位,當夜深人靜時,閉上眼試想一下,少子化的世界,未來父母年長,到了退休無法工作的年齡,唯一的孩子要照顧二位老人,每月收入 3~4萬,除了吃飯、衣服、水電、瓦斯、管理費、稅金 …零零總總許多支出,而這些都是生活中的必要支出,這樣的生活品質如何?隨著父母年紀越大,偶有小狀況、病痛 …。隨著時間改變,父母其中出現了失智,需要照顧,如果是你,如何面對呢?尋找另一伴陪伴一起背起這甜蜜的負擔,但另一伴的父母呢?那要繁衍下一代嗎?
 
以上的狀況就像台灣,當人口老化、少子化發生時,消費力就會降低,需求降低,生產力、競爭力相對也會降低,經濟狀況低迷,人們就越不敢消費,更不敢生孩子,逐漸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當我們看看隔壁的鄰居「日本」, 99年聯合報載日本20年的凋零,即使日本擁有再豐富的經驗,朝野面對止不住的人口老化趨勢,仍拿不出有效對策。那台灣呢?
 
眼見台灣現況,開放外勞、外傭、外配等方式,是一個逐步改善的方式,但仍無法改善少子化的狀況發生,原因仍在年輕一代無法減輕壓力,更不敢輕言生子。唯有從個人自身逐步改善經濟狀況,才能一一改善這國安問題。
 
中國人一直有著良好的儲蓄習慣,但更需要好的財富管理觀念,人不一定生病,不一定意外,但一定會面臨「老」,這個問題。在問卷統計中,問到年輕人,大多會認為退休離我們還遠,隨著歲月增長,中年時正努力為家庭子女打拼事業,往往等到五六十歲時,才注意退休即將到來。 100年的報章雜誌記載著,逾八成的退休人員退休後,仍需要繼續工作或者靠子女奉養。
換句話說, 2300萬人口當中14%( 約322萬人 )是65 歲以上老年人口,其中 257萬人是需要依靠他人生活的,試想一下, 257萬人都一定是所謂的平民百姓嗎?相信也有所謂的高知識分子、也不乏所謂的專業人士,說得不好聽的,抬頭看一下,十個裡面就有八個需要持續工作一輩子。這樣的生活是我們想要的嗎?
 
在學習金融常識的過程中,認識各行各業的朋友,總會探討如何有錢,如何賺大錢。我總會習慣的問到,你認為有錢重要?還是有一個有錢的腦袋重要?現在有錢,不等於未來有錢,有一顆有錢的腦袋,未來財富會滾滾而來。為了家人,也為了活著的尊嚴,從現在開始為自己量身打造一個未來的永續資產。
 
                                                                      RFP學員   林辰宣     任職 永達保險經紀人






上一則   |   回上頁   |   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