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專欄
2025-07-14
李全順 : 2025 - 7月全球經濟趨勢追蹤與預測 -【消費加薪復甦強經濟內生動力足 關稅威脅陰雲重貿易談判挑戰多】
消費加薪復甦強經濟內生動力足 關稅威脅陰雲重貿易談判挑戰多
2025年第二季度,日本經濟在內外因素的交織下呈現出複雜的運行態勢。一方面,國內消費需求的回暖和工資增長為經濟復甦提供了動力;另一方面,美國川普政府推行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尤其是針對日本汽車及零部件的高關稅威脅,對日本出口導向型經濟構成顯著挑戰。根據日本內務省於2025年7月4日公布的數據,5月份日本家庭支出同比增長4.7%,遠超市場預期的1.2%,創下2022年8月以來最大增幅。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5月家庭支出環比增長4.6%,同樣高於預期的0.4%,為2021年3月以來最大增幅。這一數據顯示,日本國內消費正在穩步復甦,為經濟增長注入了活力。然而,美國對日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特別是即將於7月9日到期的對等關稅豁免,以及針對汽車、鋼鐵和鋁等行業的懲罰性關稅威脅,可能對日本經濟造成進一步衝擊。以下將結合媒體報導,對日本當前的經濟形勢、貿易談判進展以及貨幣政策前景進行深入評析,並對未來經濟走勢作出預測。
日本家庭支出的強勁增長是2025年上半年經濟復甦的重要信號。內務省數據顯示,5月份家庭支出的同比和環比增長均顯著超出市場預期,反映出消費者信心有所回升。這一現象與日本企業近年來的大幅加薪密切相關。根據日本最大的工會組織——日本工會聯合會(Rengo)的報告,2025年日本企業同意加薪5.25%,為34年來最大增幅。這一加薪幅度不僅有助於緩解通膨引發的生活成本壓力,還為消費需求的持續增長提供了支撐。日本央行(BOJ)長期以來將消費和工資趨勢視為衡量經濟實力的關鍵指標,並以此作為貨幣政策正常化的依據。自2022年以來,日本通膨率持續高於日本央行2%的目標,2025年5月核心CPI(不包括新鮮食品)指數2.8%,顯示通膨壓力依然存在。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幅加薪被視為應對生活成本上升的必要措施。然而,分析人士指出,消費支出的增長可能受到外部貿易環境惡化的限制,特別是美國對日本汽車徵收25%關稅的威脅,可能削弱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加薪意願,從而對消費復甦構成潛在風險。
美國對日貿易政策的強硬立場是當前日本經濟面臨的最大外部挑戰。美國總統川普奉行的“美國優先”政策,將縮減貿易逆差作為核心目標,而日本對美貿易順差成為其主要打擊對象。2024年,日本對美貿易順差達到8.6兆日元,創下歷史第五高位,其中約82%來自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出口。這一數據使日本汽車產業成為川普關稅政策的焦點。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正(Ryosei Akazawa)在啟程前往華盛頓參加第七輪美日貿易談判前明確表示,日本無法接受美國對進口汽車徵收25%的關稅。他強調,日本車企在美國的投資和就業貢獻顯著,每年在美生產約330萬輛汽車,遠高於出口至美國的137萬輛,並創造了230萬個就業崗位。此外,日本汽車相關企業在美投資超過600億美元,且在美生產的汽車中有約30萬輛出口至其他國家,為美國創造了貿易順差。赤澤亮正試圖通過這些數據說服美方,強調日本汽車產業對美國經濟的積極貢獻。然而,歷經六輪談判,雙方在關稅議題上仍未取得突破性進展,顯示出分歧的嚴重性。
美日貿易談判的僵局與美國即將於2025年7月9日到期的對等關稅豁免密切相關。若談判無果,美國對日本的全面關稅將從10%上調至24%,並對汽車及零部件徵收25%的行業關稅,對鋼鐵和鋁徵收50%的關稅。這些懲罰性關稅將對日本汽車產業造成沉重打擊。汽車製造業作為日本經濟的支柱產業,佔據了其出口總額的顯著份額。2024年,日本汽車及零部件出口佔對美出口總額的比重高達40%,一旦關稅上調,企業盈利能力將受到嚴重擠壓,可能導致投資縮減和就業壓力上升。日本首相石破茂在七國集團峰會上與川普的會晤未能就關稅問題達成共識,顯示出談判的艱難性。日本政府堅持通過一攬子方案一次性解決所有關稅爭端,但赤澤亮正也表示,過分強調7月9日的截止日期可能削弱日方談判立場,這反映了日本在談判中的謹慎策略。
美國關稅政策已對日本經濟產生實質性衝擊。2025年上半年,日本對美出口,尤其是汽車出口,出現大幅下滑。根據日本財務省數據,2025年第一季度,日本對美汽車出口同比下降15%,對整體出口增長構成拖累。與此同時,日本經濟正面臨技術性衰退的風險。2025年第一季度,日本GDP環比下降0.2%,若第二季度繼續負增長,日本經濟將正式進入衰退。這種風險在7月20日上議院選舉前尤為敏感,可能影響執政黨的支持率。分析人士指出,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不僅影響日本出口企業的信心,還可能削弱國內消費復甦的勢頭。企業在面臨出口收入下降的同時,可能減少對員工加薪的投入,這將進一步壓制消費支出,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在當前環境下面臨兩難抉擇。過去數年,日本央行持續實施超寬鬆貨幣政策,以刺激經濟增長並實現2%的通膨目標。然而,隨著通膨率穩定高於目標,以及消費和工資增長的積極信號,日本央行開始考慮貨幣政策正常化的路徑。市場預期,日本央行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加息,以應對通膨壓力並穩定日元匯率。然而,美國關稅政策引發的貿易緊張局勢為貨幣政策正常化增添了複雜性。若關稅上調導致出口下滑和經濟增長放緩,日本央行可能推遲加息計劃,以避免對經濟造成進一步壓力。相反,若美日談判取得突破,關稅威脅緩解,日本央行可能加快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步伐。分析人士預測,日本央行可能在2025年底前將政策利率從目前的0.1%上調至0.25%,但具體時機將取決於貿易談判進展和國內經濟數據。
日元匯率在2025年上半年表現出較大的波動性。受美國經濟數據疲軟和聯儲降息預期的影響,美元指數下跌超過10%,推動日元兌美元升值。2025年6月,美元兌日元一度跌至135,較年初下降約8%。然而,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限制了日元的進一步升值空間。若7月9日後關稅上調,日元可能因出口下滑而面臨貶值壓力,這將進一步推高進口商品價格,加劇日本的通膨壓力。對於日元的中長期走勢,市場觀點存在分歧。部分分析人士認為,若美日貿易談判達成妥協,日元可能因經濟復甦和加息預期而繼續升值;但若關稅爭端升級,日元可能因經濟衰退風險而承壓。
日本經濟的走勢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日貿易談判的結果。若7月9日前雙方達成框架性協議,避免關稅上調,日本經濟可能延續當前的復甦勢頭,消費和投資有望進一步增長。然而,若談判破裂,關稅上調將對汽車產業和整體出口造成嚴重衝擊,可能導致日本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從貨幣政策角度看,日本央行需要在通膨壓力和經濟增長放緩之間尋找平衡,短期內可能保持謹慎立場。對於投資者而言,汽車行業的風險敞口需特別關注,同時日元匯率的波動性可能為外匯市場提供交易機會。總而言之,日本經濟在2025年下半年將面臨內外雙重挑戰,政策制定者需在穩定經濟和應對外部壓力之間尋求最佳平衡。

(撰稿人: CSIA/ CFP/中國廣西財經學院會審學院資評系副教授 李全順)
回上頁
|
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