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專欄

2025-04-28
李全順 : 2025 - 4月全球經濟趨勢追蹤與預測 -【關稅陰影油價暴跌危機四伏 增產衝擊市場信心動盪不安】
關稅陰影油價暴跌危機四伏  增產衝擊市場信心動盪不安   

    4月4日中午,原油價格重挫超過5美元,成品油期貨同步大幅下跌,市場受到雙重衝擊:一方面是OPEC+決定在5月增加原油供應,另一方面是川普總統前一天宣布全面新關稅引發的能源需求恐慌。截至美國東部時間上午11點40分,5月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期貨下跌5.25美元,報每桶66.45美元;6月WTI期貨下跌5.15美元,報每桶66.05美元。倫敦市場的6月布倫特原油下跌約5美元,至每桶69.90美元;7月布倫特原油下跌4.95美元,至每桶69.20美元。這兩大國際油價基準正面臨過去五年來單日最大跌幅之一。成品油期貨同樣追隨原油走勢,5月RBOB(車用汽油)下跌18.25美分,至每加侖約2.1485美元;6月RBOB下跌17.5美分,至每加侖2.141美元;5月超低硫柴油(ULSD)下跌15.15美分,至每加侖2.1705美元;6月ULSD下跌14.75美分,至每加侖2.1460美元。

    當天早些時候,OPEC+能源部長會議決定自5月起將原油日產量增加41.1萬桶,這一增幅超出分析師預期。市場原本預計增產幅度較為溫和,但此決定出台時,許多觀察人士已認為全球石油供應可能超過需求,這進一步加劇了油價的下行壓力。原油期貨的下跌趨勢從周三晚間特朗普宣布關稅政策後即已開始,當時市場得知美國對石油進口大多給予豁免,短期內緩解了進口成本擔憂,但未能阻止需求預期的惡化。與此同時,OPEC+計劃於4月5日再次召開部長級會議,據知情人士透露,因近期國際油價走勢穩定,該組織將按原定計劃自5月1日起增產13.5萬桶/日,這將是連續第二個月實施增產,顯示其對市場供需平衡的信心。然而,這一舉措與當前需求疲軟的市場氛圍形成鮮明對比,可能進一步壓制油價。

    美國總統川普於4月2日宣布啟動“對等關稅”政策,引發市場對全球貿易戰的擔憂,成為油價下跌的另一大推手。經濟學家普遍認為,這一政策可能與美國主要貿易伙伴——包括加拿大、墨西哥、中國和歐盟——演變成全面貿易衝突,進而損害全球經濟增長並削弱能源需求。市場預計,若貿易戰升級,全球原油日需求可能減少50萬至100萬桶,對油價構成長期利空。與此同時,川普30日公開表達對俄羅斯的不滿,稱因普京拒絕接受其調解以結束俄烏戰爭,他計劃對俄羅斯原油實施“間接關稅”,即對購買俄羅斯原油的國家徵收25%至50%的關稅。此外,他威脅若伊朗不達成核協議,將下令轟炸伊朗並對伊朗原油同樣徵收間接關稅。這些舉措可能減少俄羅斯和伊朗的原油供應,兩國合計占全球供應約13%,一定程度上抵消了OPEC+增產的影響,使油價跌幅受到限制。

    市場還在等待美國能源情報署(EIA)於4月3日發布的最新原油庫存數據。根據路透社匯總的分析師預估,截至3月28日當週,美國原油庫存預計較前週減少210萬桶。若數據證實庫存下降,可能為油價提供一定支撐,但當前市場情緒更多受關稅和增產消息主導,短期內難以扭轉跌勢。特朗普政府曾表示,部分關稅收入可能用於退稅或補貼以緩解通膨壓力,這或許能間接支持美國國內能源消費,但對全球市場的影響有限。總體來看,OPEC+增產、美國關稅引發的貿易戰憂慮以及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共同推動了4月4日油價的劇烈波動。市場參與者普遍認為,若貿易戰和供應過剩預期持續發酵,油價可能進一步承壓,但俄羅斯和伊朗供應潛在減少為市場保留了一絲反彈可能,短期內油價走勢仍將高度敏感且充滿變數。


(撰稿人: CSIA/ CFP/中國廣西財經學院會審學院資評系副教授 李全順)





上一則   |   回上頁   |   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