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專欄

2014-03-05
石國翠:政府房地措施檢視資產(上)
作者石國翠 威盛保經總監

政府房地措施檢視資產(上)

        財政部1030224端出「財政健全方案」,除了擬調高金融營業稅、降低兩稅合一可扣抵稅額,並對年所得千萬元以上者祭出「富人稅」,在目前國債瀕臨破表之際,國家財政加速惡化、貧富差距持續擴大,社會上對稅改的期待日深,改革幅度超乎預期,符合社會大眾對於租稅公平的期待。


        方案中陳述明年綜所稅薪資特別扣除額將由10.8萬元提高到12.8萬元,透過調高綜所稅的薪資特別扣除額,能夠讓一般受薪族群少繳點稅,大多數人的稅後所得增加,就容易拿出來消費,這對整體經濟有幫助,薪資所得停滯之下,變通的一點小小「加薪」。另也跟進美日作法,祭出台版「富人稅」,年所得淨額逾千萬元者,稅率由過去的40%提高至45%。

       但國內財經學者認為,要富人多繳稅,簡直是天方夜譚,因為他們節稅、避稅管道這麼多,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政府就算提高富人稅率至50%,稅收效果也是有限,最後只會落入看得到、吃不到的下場。

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殷乃平就指出,富人節稅管道很多元,包括成立公益基金會、到維京群島設公司或把資產移到境外等,賺的錢進口袋、卻享受優惠稅率,政府過去只課得到少數人的稅,富人稅提高再多,對稅收貢獻相當有限。
比較實際的做法,殷乃平建議,財政健全可將貨物稅納入考慮範疇;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也說:「政府不能解決工作低薪,但要改善工作貧窮!透過薪資扣除額讓薪水族變相加薪,民眾確實可獲益。
如能平抑消費物價機制,讓低薪族即使薪資不高,也不會有太大的貧窮感。

        民進黨立委許添財就認為這次改革了無新意又缺乏配套,就是把過去減稅的幅度直接再加回來,他擔心此舉反而造成逃稅潮,讓經濟更加不景氣。許添財表示,這次提高最高級距的富人稅,但有錢人很容易透過人頭分散所得來源,或將資金滯留國外來避稅;兩稅合一扣抵減半則會造成假外資增加,而我們對外資毫無課稅之可能。

         張盛和說這次財政部有推動此案的決心,不要讓案子變成「惡化財政方案」。「增稅的沒過、只通過減稅的部分」,造成更大財政缺口?只是,年底選舉將至,在朝野政治考量之下,此次稅改是否又會走調,重演「加稅不成、減稅放送」的戲碼,令人憂心。2014年年底的七合一選舉,造成台股可期,短期內市場經濟活絡,房市股市可出現短暫的選舉行情,值得投資人觀察與布局。

此外,台灣投資人平均有四成的資產會分配於不動產與有價證券,不能祇重視在當下獲利並忽略投資和稅務風險,資產配置客戶需有全盤的財務規劃,我們不得不就其特性和現行法令限制有所了解。
以下透過近期政府房地措施觀察因應之道:

       財政部1030224公布「財政健全方案」,沒見到民眾最關心的不動產稅制改革,有感於台灣房市歷經10餘年漲勢,平常百姓望房興嘆,主張政府應使出強而有力的措施,將房市上漲,甚至下壓之聲音,亦所在多有,高倡「居住正義」旗幟,雖可滿足部份人民心中不滿,然房地屋在產業結構鏈有如「火車頭」,貿然出重手,會導致百業蕭條,後果牽連更廣,因此,如何在其間取得平衡點,要靠政府的智慧與決心魄力,投資人更應隨時研讀各項資訊,以供投資理財作為最佳選擇。

        不過,趁著財政部忙著公布「財政健全方案」時,央行洋洋灑灑十七頁報告分析打房最有效是課稅、而非升息。針對都會區房價飆漲問題,中央銀行表示,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實證結果顯示,與房屋有關的稅負,對抑制房價最有效;國際貨幣基金(IMF)同時指出,以利率做為處理資產價格的工具,是大而無當(blunt)。近期部分人士把房價上漲歸因於資金過多、利率太低,說明國際間對房價、利率、審慎政策的相關看法,且強調向來對房價波動保持高度警戒,隨時預防可能危及金融穩定的風險。

       台灣是小型開放經濟體,國內名目利率走低,除了資金長期充裕,也受到全球低利率影響,知名貨幣銀行學者、央行行務委員李榮謙表示,台灣實質利率(名目利率減去物價上漲率)比很多國家高,M2貨幣成長也控制在目標區內,且低利率與房價並無必然的關聯性;持續的國際資本流入、過度的金融創新、房貸授信審理不實,是驅動房價暴漲的重要因素。
 
要用貨幣政策解決高房價問題,任何政策都有其效益與成本;總體經濟牽扯複雜,升息是全面性的,一不小心,沒打到房價,反而重創經濟。其實央行早於二○一○年領先各部會推出針對性審慎措施,限縮大台北地區投資客房貸成數,就是從總體經濟考量,希望在最小成本下,極大化政策效益。

下期:央行:抑制房價課稅最有效? 近期政府房地措施之觀察,是否就意謂著暗示實價課稅?

 

圖片





上一則   |   回上頁   |   下一則